TRJS-2010基氏流动度检测仪主要用于测量煤样在干馏过程中形成胶质体时候的可塑性及其塑性的温度范围等。其原理是:将煤样隔绝空气加热至温度时,煤粒软化并且呈现胶质体状;由于热解反应的持续进行,数量不断增加,粘度下降而出现流动度,由于温度的进一步升高,胶质体煤样的分解速度逐渐大于生成速度,因而不断地转化为固体产物和煤气,直到胶质体全部转化为半焦状态。
基氏流动度检测仪关键部位是上部的基氏头,由同步电机带动一个磁滞离合器,磁滞离合器输出端有一个光电转速测定器和基氏桨, 基氏桨埋在装有煤样的煤甄中。基氏头传动箱装在一个升降杆上,升降杆由升降电机带动。升降杆在顶部位置时,基氏头可以左右摆动,轻轻地拨到左炉或右炉的垂直上方,直到接触磁铁自动定位。待炉温升到320±10℃时,基氏头自动下降直至煤甄浸入炉腔内的高温液态锡中(锡铅各占50%,主要用于高温溶化后将热量均匀传递给煤样),并且以均匀的速度继续升温。煤样在受热软化后形成胶质体,当基氏桨所受阻力小于磁滞离合器的恒扭矩时,基氏桨开始转动,阻力越低,转速越快。由于胶质体的增加,粘度减小,流动性增加,基氏桨的转动速度渐快,直至胶质体煤样逐渐转变为半焦体,终固化停止转动。这样通过测定基氏桨的转速和温度的对应关系,就可以得到试样煤的相关参数。
TRJS-2010基氏流动度检测仪主要检测和记录煤样的初始软化温度、大流动度温度、后流动度温度、固化温度、塑性温度区间、大流动度、流动度区间等。
术语解释如下:
每分钟刻度盘度 (dial division per minute简称ddpm)
搅拌桨转动速度的量度,用以表达流动度测定结果。将搅拌桨每满转动360°分为100刻度盘度,搅拌桨每分钟转动的总刻度盘度数即为其转动速度,dd/min。
软化温度:搅拌桨转动速度一次达到1dd/min,且其后显示的转速至少1dd/min 时的温度;
大流动度温度:搅拌桨转动达到大速度时的温度;
末尾流动温度:搅拌桨转动速度末尾达到1dd/min 时的温度;
固化温度:搅拌桨停止转动时的温度;
塑性范围:固化温度与软化温度的温度差;
大流动度:搅拌桨转速达到顶时的流动度,用dd/min表示。